2016年6月3日星期五

(港產片) 少年滋味



張經緯當年憑著《音樂人生》一片,成為香港其中一位知名度較高的紀錄片導演。今年張導演又以《少年滋味》一片與香港觀眾見面。當年的《音樂人生》成績固然驕人,但這一套《少年滋味》又能否保持水準呢?


很可惜,我認為他有一點退步了。

《少年滋味》以一個萬人音樂會作為開端,將焦點集中於現今的香港青少年。藉著與九個青少年的對話,導演嘗試帶出藏在青年心底的種種疑惑,讓他們在大銀幕前表達自己的觀點。從對人生和當下環境的看法,到對自己未來的想像,張導演嘗試讓觀眾了解今日的青少年,讓他們能忠實地認識這群未來主人翁。


但在張導演的鏡頭下,電影對青少年的描述確實顯得浮光掠影。電影本身不僅觸不到一些深層次的問題,甚至對某些非常表層的現象都缺乏一些比較深刻的見解。電影在一種顯得混亂的條理之下,令很多層次非常豐富,值得大家作進一步探討的問題缺乏更加紮實,深厚的理解和描述。

電影片長只有大約八十分鐘,卻在多達九位被訪者與導演的對話之間來回穿插,結果令不同段落的內容都顯得鬆散。當前面的受訪者正講述一個問題,下一位受訪者則講述另一個看似有關,但實際上又截然不同的問題,整部電影就在這種看似有關聯,但實際上關係疏遠的主題之間來來回回。在這種顯得較為鬆散的鋪排之下,電影不但未能帶出一種清楚的想法,在節奏和表達上都未能呈現一種清晰的連貫性 (對我來說,我在觀看的時候難以捕捉導演的思維如何推進。)。電影在不同階層的經歷之間遊走,卻未能將任何一個青少年的經歷或觀點轉化成一種對社會,對文化的深刻描述。當銀幕上的青少年一一表達自己的觀點,電影卻未能借他們的個人觀點去帶出任何對現今社會的深刻觀察。換而言之,當電影給予空間讓不同受訪者表達自己的經歷和觀點,但電影整體卻未能表達那一種對社會的觀點和觀察。卻未能令觀眾體會到現今香港社會本身所蘊藏的複雜性,或以一種清晰的條理去描出各種現象或問題當中,不同持份者,問題和價值觀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。


事實上,電影所談及的很多論調都已經是「老生常談」,但電影卻未能對這些「老生常談」加添一些更加精闢的觀點,或者是更加深刻的描述。舉個例子,當電影觸及現今學生經常參加大量課外活動的問題,電影借小孩子的表情去略略帶出小孩內心的觀點,但對問題的描述卻只停留如此。即使電影隨後插入一些被訪者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上的溝通,電影卻將這些對話以一種輕描淡寫的手法略略帶過,反而未能帶出言談之間所帶出的問題,以及現實社會的之間那種幾乎是零距離的「生活感」。

我想有人會指出,或許張導演的思維正正是要通過一個中立的平台,讓觀眾能夠好好了解當今的青少年,而非強迫觀眾去面對一種特定的價值觀。但我認為到今天,2016年,香港真正需要的已經不是這種非常片面的觀察了。當這部電影只用一種「忠實」為先的理念去表達當今社會的現況的時候,從一種視電影為對話語言的角度而言 ,這套電影的理念本身就有一種明顯的不足。電影倘若只重複表達一些我們視之為「老生常談」的問題和現象,卻未能將這些「老生常談」轉化成一種能帶動觀眾作深刻思考的信息(不管是問題,觀點還是描述),這種「舊酒新瓶」的做法就會顯得無聊,甚至顯得多餘。這部電影雖然談及很多「老生常談」的問題,但這些「舊酒新瓶」的描寫都有如浮光掠影,讓觀眾的視線在不同的青少年之間來回穿梭,未能建立出一種非常清楚的認知或理解。以這部電影對現今社會文化的描述而言,我並不認為它能充份地表達出很多社會上的問題,很多現今青少年的內心感受,甚至很多事情,很多現象的來龍去脈。導演讓觀眾非常「安全」,「安穩」地了解社會,但卻忽略了那些非常重要,卻會讓人或許感到不安的元素。恕我直言,這種「安穩」的視野是帶有一種過份天真的想法。


《少年滋味》嘗試讓觀眾了解青少年,卻帶領著觀眾以一種充滿距離感,充滿限制的視野去了解青少年內心的「滋味」。對我來說,張導演的這部紀錄片在表達手法上,在內容意識上都有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。可幸的是,即使這個年代充滿是非和爭吵,隨著這部電影能以feature film 的規模上映,我希望香港的電影人能繼續努力,以各自的觀點去製作更多優秀的紀錄片,好好地用自己熟悉的技能去記錄當今的香港社會。

1 則留言:

  1. Coin Casino | Play Online at the Best Casino
    Coin Casino offers you a wide range of casino games with instant play, cash games, and more. From progressive jackpots to table 코인카지노 코드 games like blackjack and

    回覆刪除